国家林草局:将更多优质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首要地位,也是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重要依托。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首要地位,也是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重要依托。
目前,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总数位居亚洲第一。这些保护区已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地与周边社区共同发展前沿性探索和国际合作最为活跃的自然保护地。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袁继明在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通过整合120多个现有的自然保护地,设立了5个国家公园,实行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治理,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稳步向好。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及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袁继明表示,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首要地位,也是实施
为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工作,切实抓好涉林生态环境问题整改,9月11日,南充市林业局组织召开全市自然保护地监管暨涉林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会议。
为确立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实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的目标,国家公园法规定,国家科学规划国家公园总体发展布局,严格国家公园设立条件,合理确定数量和规模;严格设立程序,要求开展基础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做好前期工作,经国
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公园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制定国家公园法,总结我国国家公园设立、保护、管理等经验,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十分必要、
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公园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制定国家公园法,总结我国国家公园设立、保护、管理等经验,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十分必要、
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公园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制定国家公园法,总结我国国家公园设立、保护、管理等经验,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十分必
“制定国家公园法,总结我国国家公园设立、保护、管理等经验,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十分必要、意义重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负责人说。
一、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批复指出,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重要保障。有关部门和地方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等规定,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健全管理机构,强化对涉及自然保